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广播电视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政综合

公示

2023年02月14日

根据《关于开展2022年度江苏省好新闻(新闻业务研究)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对送评作品进行公示。具体目录见附件。

公示期限为5个工作日(2月15日至2月21日),如对送评作品有异议请向集团宣传管理部反映。

集团宣传管理部电话:84631309,13851499986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2022年2月15日

附件:

序号

作品标题

作者

1

“新基建”赋能传播模式创新

高顺青

2

重大主题报道多维建构的创新进路——以南京广电集团“党的二十大”融媒报道为例

顾青、

梅震洁

3

错位时空的仰望:纪录片《那一年 我们正年轻》的叙事探析

黄海琚

4

广播经济新闻的报道特色与发展研究

张宏亮

5

电视理论节目创新实践解析

——以《思想的力量》为例

周茉莉

郭之文

6

融媒体时代电视方言节目的破局之道

许方

2022年度江苏省好新闻(新闻业务研究)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新基建赋能传播模式创新

   

高顺青

  

南京广电集团

发表媒体

新闻战线

  

(书号)

ISSN0257-5930

CN11-1337/G2

责任编辑

陈利云

发表时间

202212

作品字数

5339

   

论文

摘要

以信息、融合、创新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提升传播力的重要途径。在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数字化转型,形成以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为重点特征的业务链条,是城市广电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的有效路径。

社会

效果

该论文紧扣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要求,以南京广电的众多实践项目为典型案例,从全新视角切入,深入分析阐释了在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挖掘传媒“新基建”的创新潜力和应用价值,从而全面提升传播能力,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关注,新媒体转载阅读量近万,首提的“新基建赋能传播模式创新”这一观点,也吸引多家城市媒体前来交流,在更广范围内积极推进。

推荐

单位

意见

论文是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阶段性成果,其所提出的观点,对广电媒体融媒发展具有创新探路意义,所建构的路径,是基于实践探索的可行性方案,同意报送。

                            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2023       

联系人

高顺青

手机号码

13705162200

办公电话

84562008

2022年度江苏省好新闻(新闻业务研究)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重大主题报道多维建构的创新进路

——以南京广电集团“党的二十大”融媒报道为例

    

顾青、梅震洁

  

南京广电集团

表媒体

《视听界》

   (书号)

CN32-1294/G2

ISSN1004-5171

责任编辑

单文婷

表时间

2022年第6期

作品字数

3239

   

南京广电集团守正创新、匠心打磨,形成各有侧重、特色鲜明的主题报道产品矩阵,探索出一条创新出彩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实践进路。本文以南京广电集团“党的二十大”融媒报道为例,探索重大主题报道多维建构的创新进路。

效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南京广电聚焦这一重大主题,将“融媒主题宣传季”品牌创新迭代。论文以南京广电的宣传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宣传主题、联合实施、表达呈现和技术赋能等方面,梳理出一条可供参考的城市广电参与重大主题宣传的实践之路,彰显主流媒体责任担当,对于数量广大的城市广电单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多家城市广电专门学习交流。

该论文是作者深耕新闻一线之后的所思所想,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思考,对媒体融合环境下的重大主题报道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意报送。

主要负责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3        

系人

顾青

机号码

13770555945

办公电话

 


大主题报道多维建构的创新进路

— 以南京广电集团“党的二十大”融媒报道为例

青  梅震洁

 

【摘要】 南京广电集团守正创新、匠心打磨,形成各有侧重、特色鲜明的主题报道产品矩阵,探索出一条创新出彩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实践进路。本文以南京广电集团“党的二十大”融媒报道为例,探索重大主题报多维建构的创新进路。

【关键词】 重大主题报道;融媒;南京广电集

DOI:10. 13994/j.cnki.stj.2022.06.027

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件大事。做好党的二十大报道,是广电媒体彰显责、服务中心工作的重要体现。如何让重大主题报脑入心,实现两个舆论场的同频共振?南京广电团(以下简称“南京广电”)守正创新、匠心打磨, 出全年跨度的融媒主题宣传季《践行嘱托向未来》 和聚焦会前会中的融媒特别报道《踔厉奋发新征程》各有侧重、特色鲜明的主题报道产品矩阵,探索条创新出彩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实践进路。

一、主题聚焦:重大题材的小切口落地

做好党的二十大报道,需要在严谨中“上接线”,在生动中“下接地气”,以多元化和小切口的主 聚焦,让宏大主题宣传报道走进“寻常百姓家”,过城市的发展、环境的优化、街巷的变迁、个人的事,展现时代发展的南京篇章,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局添彩。

绕报道好大会盛况、传播好党的声音,品牌栏目《直播南京》推出特别编排《踔厉奋发新征程》。开幕当天,多路记者多点连线,报道市民关注盛召开,全景展现南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的具体做法。在节目直播过程中还穿插了南京长大桥、紫金山、玄武湖等实景画,带市民“走进”南京城此时此刻的美好生活。

背街小巷直接反映了城市的文明水平、和谐度,也承载着城市的烟火气。以城市小巷为切入口,南京广电推出体验式 Vlog《金陵小巷》系列报道, 镜主持人Vlog 的形式,带领大家走街串巷,寻访特色小巷的前世今生,深入城市肌理看南京的十年变。

物的故事,写就时代的华章。品牌栏目《城市孔》推出特别节目《逐梦新时代》,四期特别节目别聚焦用“生命科学”开创鸽业高地、追梦乡村振的徐善金;放弃香港优越工作,回到南京传承中国药香文化的90后杨亦照;全心投入污水治理事 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张徐祥;还有构筑起专属年轻人“筑梦”空间的90后海归创业者林传文。通过他们的个人成长经历窥见社会、国家的变化,通过这些群展示让城市记忆更丰满、更生动、更有人情味。

二、合纵呈现:在地与跨区域的统筹发力

以何种视角和手段做好党的二十大报道的呈现,直接决定着主题宣传的传播效果。南京广电将在地内容的呈现和跨区域采制相结合,向纵深和广域做好主题内容的多维呈现。

南京广电推出融媒报道《百街百号看变化》,发动南京94个街道6个镇,挖掘十八大以来基层发生的显著变化,将内容以图文、短视频的形式发布在牛咔视频客户端各街镇的牛咔号上并通过专题页面集纳。这其中的好线索,由记者深入采访,通过融媒报道方式,在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多渠道发布。这一发动城市基层组织,观察、讲述属地发展和故事的做法,一方面为记录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最鲜活的素材,另一方面也让这一活动在全市近百个街道中形成影响,提升了传播覆盖面。

在做好在地宣传的基础上,南京广电进一步将主题宣传的辐射范围向都市圈和全省范围推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江苏考察调研,对江苏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总书记的嘱托在江苏落实得怎么样?10月16日,南京新闻综合广播策划推出南京、南通、扬州、徐州、镇江五市广播联动直播节目《不负嘱托启新程》,沿着总书记在江苏的足迹,全景展现五市在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方面的工作成果,献礼二十大。

作为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 8+2 城市台联动原创短视频《踔厉奋发新征程 携手并进向未来》展现各自地区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开设《都市圈党代表话盛会》专题,报道都市圈党代表参会感受,以跨区域的视角,呈现出以南京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所交出的时代画卷。

三、多维叙事:权威性导向下的年轻态表达

重大主题宣传需要打通两个舆论场。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融合发展,尤其面对宏大主题的融媒传播,需要在叙事层面兼顾权威性坚守和年轻态表达。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南京广电第一时间推出系列短视频《专家读报告》,邀请省社科院和省委党校 专家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生动解读报告特色亮点,多角度划重点,有深度有分量,推出《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系列短视频,从主题聚焦到解读的角度、观点、措辞都体现权威性和专业性,彰显主流媒体的坚守与责任。

除了邀请专家学者连线采访之外,融媒品牌“头条主播说”还打造推出了《主播说报告》系列短视频,以更加网感的表达和包装,以活泼积极的语态解读报告;原创系列短视频《20 秒看见“宁”》,用一个个精彩瞬间画面,展现南京的全新发展和变化;《二十大时光》系列短视频真实展现市民、网友的深切感受,将会议内容、精神和社会发展、百姓生活链接起来,凸显贴近性。

除了以年轻态和网感的叙事方式外,南京广电还策划推出了聚焦青年群体的品牌活动“学习向未来”其中,“学习向未来·大篷车”巡回宣讲活动充分调 动南京的红色资源,面向青年群体传播红色资源与历史故事;“学习向未来·青年说”征集活动面向全市团员青年,从城市变迁、行业特点、身边故事、个人感悟出发,录制宣讲视频,做好二十大报告中“青年强,则国家强”的实践诠释。

四、技术赋能:多元互动与匠心品质的互补协同

南京广电充分运用H5、短视频、互动海报等新媒体手段,策划一系列聚焦二十大主题的交互产品,通过牛咔视频APP、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广泛转发,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10月15日,南京广电牛咔视频推出“喜迎二十大 我为南京十年成绩单点赞”H5,梳理经济总量、人均可支配收入、空气质量优良率等方面数据,通过互动点赞的形式,向网友生动呈现南京十年成绩单。10月22日,二十大闭幕会当天,集团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启新征程 建设新南京”江北新区 +11 区“一把手”系列访谈新媒体产品,包括南京12个板块的单张海报和系列短视频;同时推出一个重点H5产品,以南京地图板块点播的方式呈现南京 12 个板块的系列访谈短视频。多件交互新媒体产品的推出, 让更多市民、网友以多样化方式感知、参与到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助力重大主题报道的广泛到达。

除了互动产品外,南京广电还积极尝试 Vlog 拍 摄和延时摄影等创新的技术表达方式,展现城市发展 和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让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从而以充满创新精神和匠心品质的内容产品,在内容到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动受众,强化传播效果。

2022年5月,南京广电推出沉浸式短视频报道《“悦”看十年》,综合使用行进式、跟拍式、第一视觉、全景、航拍等多样化手段,通过新老影像对比,反映十八大以来南京在科技创新、城建、交通、长江大保护、生态建设、制造业、商业、文化、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多个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出镜记者张 子悦的全现场串联以及对新闻参与人、当事人的采访,突出新发展理念带来的变化以及群众的积极评价。10月15日,党的二十大开幕前一天,南京广电重磅发布创意宣传片《星轨记录:南京城的最美星空》。从曾经秋冬频现的雾霾天,到如今抬头可见的水晶蓝天、璀璨星空,十年里,南京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让过去不可能实拍的星轨摄影成为现实。2022年5月13日至10月12日,摄制团队采用延时摄影的方式,100小时的守候,拍摄了10500张照片,在南京的多个地标,记录下夜空中美丽的星轨,视频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央视频、抖音、快手等平台广泛转发。

五、结语

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南京广电集团不断探索重大主题报道多维建构的创新进路,守正创新壮大主流舆论。主题融媒报道一方面充分发挥城市广电的在地优势,深耕城市,展现本地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南京的十年发展,体现时代前行的坚实步伐。另一方面,运用新媒体技术赋能和技术创新,突破城市广电宣传传播的地域壁垒,在更广范围讲好南京故事,展现时代风貌、彰显中国气质。

2022年度江苏省好新闻 (新闻业务研究)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错位时空的仰望:

纪录片《那一年 我们正年轻》的叙事探析

   

黄海琚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发表媒体

视听

  

(书号)

CN45-1342/G2

ISSN1674-246X

责任编辑

何燕

发表时间

2022年第2期

作品字数

5604

   

论文

摘要

    纪录片《那一年 我们正年轻》立足当下,回望过去,是南京广播电视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之作该片共有五集,分别是《天使少年》《未来之梦》《英姿飒爽》《无所畏惧》《超越生命》。彼此之间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将过往英烈与当下青年的故事进行了明暗双线的有序结合。纪录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让位于抒情,讴歌当年雨花英烈们的无畏精神,也展现当下英烈精神在后辈身上的赓续传承

   社会

   效果

    “古道今承”是纪录片《那一年 我们正年轻》的创新亮点,对这样的作品进行梳理,是在用另一种形式展现这些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事迹,是在用学术力量对实践业务进行二次传播,论文被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收录。

推荐

单位

意见

    论文条理清晰,有观点、有细节、有思想。通过业务探讨,把这种对传统纪录片的创新手法进行再研究,是一篇用论文形式把新闻实务进行提升并进一步指导实践创作的佳作,值得推荐。

                              (单位公章)

                                      20232月10日

联系人

黄海琚

手机号码

13809003523

办公电话